柳永所生的时代,是北宋王朝经济发展到最高峰的时代。他的那种风流才调,被民间作为说唱的题材,有如《清平山堂话本》中的《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》,《元曲选》中的《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杂剧》(关汉卿作)等,都是说的他的故事。大概他的出身是属于地主阶级,而一向过着都市生活的。他的词为了迎合小市民心理,博取歌伎们的资助,有些是很无聊的。因市井流行,一直传进宫廷内,连仁宗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。他曾在一首《鹤冲天》词中说: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?”其实他并不是不想做官的。他曾去应进士试,但到放榜的那天,皇帝特地把他革掉,还说:“此人风前月下,好去浅斟低唱,何用浮名?且填词去!”这样一来,他索性自称“奉旨填词”(见《能改斋漫录》卷十六),把填词当作流浪生活中的一种职业。他原名三变,后来改名,才得中进士,做了一个屯田员外郎的小官。他的一生,是非常潦倒的,却因此获得接近教坊乐工的机会,对这些新兴曲调,有了音律上的了解,作为他个人驰骋才情的场地。这样,就把慢词的局面打开了。由于他有深厚的文学素养,对付这些格律很严的长调,不论抒情写景,都能够运用自如。这就使一般学士文人对这些民间流行的曲调,不再存轻视心理,而乐于接受这种新形式,从它的基础上予以提高。如果不是柳永大开风气于前,说不定苏轼、辛弃疾这一派豪放作家,还只是在小令里面打圈子,找不出一片可以纵横驰骋的场地来呢!
苏轼原来是看不起柳永的,但读到《八声甘州》中的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等句子,也得赞叹一声:“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。”(见《侯鲭录》卷七)柳永的慢词,常是运用大开大阖的笔调,而一气流转,曲折变化,艺术性是特别高的。且看他的《八声甘州》:
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唯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想佳人、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?争知我、倚阑干处,正恁凝愁!
尽管他所描写的只是一种凄凉景象和伤离念远的感伤情绪,它的参差变化的结构和恢弘豪壮的格局,却为苏、辛一派的豪放之词打开了一条出路。他还善于运用巧妙的手法,把大自然的景物,刻画得像图画一般。例如《夜半乐》的前两段:
冻云黯淡天气,扁舟一叶,乘兴离江渚。渡万壑千岩,越溪深处,怒涛渐息,樵风乍起。更闻商旅相呼,片帆高举,泛画鹢、翩翩过南浦。
望中酒旆闪闪,一簇烟村,数行霜树。残日下、渔人鸣榔归去。败荷零落,衰杨掩映,岸边两两三三,浣纱游女,避行客、含羞笑相语。
《凤归云》的前段:
向深秋,雨余爽气肃西郊。陌上夜阑,襟袖起凉飙。天末残星,流电未灭,闪闪隔林梢。又是晓鸡声断,阳乌光动,渐分山路迢迢。
《玉山枕》的前段: